天天最资讯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假阳性分析
作者 | 林妙芬
单位 | 云浮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前 言
(资料图片)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梅毒血清学检测有助于发现和诊断梅毒[1]。梅毒血清学检测项目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及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包括: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等。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包括: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免疫层析法、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化学发光法等。而TPPA是目前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方法,仍存在有1%~2%的生物假阳性率[2]。
案例经过
患者,女性,54岁,2022年1月6号就诊于皮肤性病门诊,临床诊断:急性寻麻疹,临床治疗如图1,检验项目:乙肝两对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PA),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试验(TURST定性和定量)。
图1 患者治疗药物
笔者一如往常进行检验操作,发现该患者的梅毒血清学试验显示特殊的反应模式。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结果:未致敏颗粒阳性(++),致敏颗粒弱阳性(+/-)。如图2。使用的是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的赛乐迪亚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凝集法)。
图2 TPPA试验结果
由于笔者第一次见到这种特殊的反应模式,第一反应是操作失误导致非致敏颗粒加在第四孔?致敏颗粒反而加在第三孔?故马上开启复查模式,为避免标本离心不完全导致的结果异常,又重新离心10分钟后再按照SOP文件进行操作,确保非致敏颗粒加在第三孔,致敏颗粒加在第四孔,等待2个钟后观察结果发现仍然是与第一次的结果一样!故对血清进行吸收操作后再进行试验,操作如下:
1. 加0.95mL非致敏颗粒溶液于小试管;
2.加入0.05mL血清充分混匀,放置室温吸收30分钟以上;
3.2000r/min离心5分钟,吸取上清液50ul加入孔1;
4. 分别于孔2,孔3,孔4,孔5加血清稀释液25ul;
5.孔1吸25ul至孔2,孔2吸25ul至孔3,孔3吸25ul至孔4,孔4吸25ul至孔5,混匀后弃去25ul:
6.于孔1加入未致敏颗粒25ul,于孔2至孔5加入致敏颗粒25ul,震荡30秒,放置湿盒内静置2小时后观察结果。
对血清吸收后试验结果:未致敏颗粒阴性(-),致敏颗粒阴性(-)。如图3。
图3 TPPA吸收试验后结果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定性和定量均为阴性,试剂产自上海荣盛药业有限公司。随后再使用乳胶法来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结果也显示是阴性,试剂产自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症状,最终发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阴性结果,如图4。
图4 最终审核发出报告
案例分析
TPPA吸收试验的原理是利用大剂量的未致敏颗粒表面为血清中的不明抗体提供更多的结合位点,经血清吸收后降低⾎清中不明抗体含量,从⽽避免⾎清不明抗体结合到明胶粒⼦上出现假阳性[3]。
在本例患者TPPA试验中,未致敏粒子孔和致敏粒子孔均呈阳性,经TPPA吸收试验后,未致敏粒子孔和致敏粒子孔均呈阴性,说明患者血清可能存在不明抗体干扰TPPA试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乳胶法)和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试验(TURST定性和定量)均为阴性结果,故判断可能不是由类风湿因子、抗双链DNA抗体等常见的干扰抗体所引起的假阳性。
非致敏颗粒是经单宁酸处理调制浓度为1%的明胶粒子,致敏颗粒是调制浓度为1%的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致敏明胶粒子,有可能是抗明胶粒子抗体或者抗单宁酸抗体,也有可能是清蛋白抗体、交叉性梅毒抗体和异常蛋白质等不明抗体。
总 结
作为一名检验人员,要细心,要多多思考问题。在遇到TPPA特殊反应模式时,即非致敏颗粒和致敏颗粒均阳性时,在排除标本离心不完全、实验操作失误、试剂污染等原因后,则要考虑有可能是出现不明抗体干扰TPPA试验,为避免发出假阳性结果,通过吸收试验吸收不明抗体来排除⼲扰,同时采用另一种梅毒血清学方法来进行检测,再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从而得到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专家点评
梁立锋,副主任技师
该检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善于思考问题,为避免发出假阳性结果,通过吸收试验来减少不明抗体的干扰,从而得出准确的结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余倩,何翠娥,胡志东.1例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假阳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08):1159-1160.
[2]张燕龙,曾佩琼.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未致敏颗粒假阳性1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5):2064.
[3]隆维东,刘万彬,李坚.血清不明抗体干扰TPPA试验一例[J].海南医学,2013,24(01):142-143.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视频推荐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
标签: